顶级豪车
奥迪

当前位置:首页 > 企业文化 > 媒体看三和


成都车界“老炮儿”,为何誓要找回“初心”?


时间:2017年03月21日 作者:三和集团 点击次数:4471

  赵小查  资深汽车媒体人,新媒体品牌驾仕派联合创始人

  12月初,三和集团位于机场路的园区内,三和老爷车博物馆已经完工,博物馆建筑门前的大片绿地被修葺得极为整齐,兰博基尼、劳斯莱斯等诸多超豪品牌在博物馆对面,靠近机场路辅道的位置,侧旁的沃尔沃4S店的店面升级改造也已经完成。据说,这几天整个园区的道路铺装还将进一步升级,之后,三和长达近三年的园区改造升级便宣告正式完成。

  这几年之中,有的经销商集团依然在扩张,有的经销商集团在转型,有的经常上头条,有的寂寂无闻。三和是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。没有大幅扩张,也没有缩小,在媒体版面上不乏身影,但大多是旗下子品牌如JEVEES或者超豪品牌的动向,还有关于老爷车的新闻。引人瞩目的是偶尔“被头条”,涉及三和被收购、三和跌出全国百强之类的小道消息被包装成“爆炸新闻”,随后不了了之。

  针对那些“被头条”的“爆炸新闻”,三和的态度出奇的淡定。从来不以官方身份进行反驳,甚至会安抚准备帮他们“打抱不平”的媒体朋友,“事实会证明流言的荒谬”,回过头来看,这种淡泊的做法被证明是最正确的一种,道理谁都懂,但真正能做到、稳得住的,确实不多。

  事实的确如此,再大的爆炸新闻头条,过不了一周就会被人彻底忘却。人们在时间的洪流、信息的碎片中被裹挟着前行,最重要的是:不要迷失方向。

  12月6日,在三和总裁陈全的办公室里,我们提到那些令人呵呵一笑的往事,末了,他告诉我说,分析局势、审时度势、大数据、任务指标……这些固然很重要,但对于三和来说,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研究这些,我们最重要的是:找回初心。


  初心:始于1996

  我还记得在很久之前采访三和创始人、董事长黄宗敏的时候,他讲起最早在机场路开店的情形。彼时,此刻繁华的机场路还是一片荒地,西南地区第一家本田授权特约维修站在三和建成。黄宗敏说,开业那天来了很多在成都做汽车老板的人,他们都说“花这么多钱开个维修站真是疯了”。因为这家维修站有休息区,有宽大的沙发——这在当年,所谓“汽车销售”都是铺张地毯就开卖的情况下几乎是“不可理喻”的。

  “不可理喻”的三和,不仅是西南车市黄金走廊的拓荒者,也是真正“以客户为本”汽车服务的先行者。多年之后提到1996年为什么会开那家维修店,黄宗敏的回答是:“当时市场上其实也没有什么汽车服务的概念,我只是想,有车的人可能不是很多,但是他们对保养、维修汽车时的环境是有要求的。他们有需求,我们就应该去做。不仅是技术方面要有保证,服务方面我们也做得好,自然生意就会好。”

  事实也的确如此。更好的环境、更舒服的沙发、加上三和最看重的专业技术,让三和成为成都老司机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伙伴。


  转型:从营销到服务

  纵观三和20年来取得的荣誉,这家老牌车商曾获得“全国十佳汽车营销集团”四连冠。而今,三和总裁陈全表示,从营销组织向真正的服务组织转型,是三和接下来的重点。

  以前的营销,考量标准无非是卖车,而今天的三和,则更为看重服务质量。陈全讲了一个很小的例子,来自三和一汽丰田店的早餐牛奶。为早上来看车或者是维修保养的客户提供一份小小的早餐,包括面包和牛奶,这说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,但是陈全认为“面对到店的客户,服务顾问上前去问一句是否需要早餐,这句话问与不问、早餐牛奶提供与不提供,这之间给客户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。三和选择做那个多问一句话、多为客户提供一点点帮助的店,持续地多做这么一点点,积沙成塔,才能达成所谓的高标准。”

  陈全说,在服务方面,客户认为你没有做好,你就是真的距离他们的需求有差距。用户感受是最简单易行的考量标准,以用户价值为主导,就是最初三和建立时的初衷,也就是三和的初心所在。


  回应:不参与以规模为标准的评选

  回到近年来的那些“爆炸新闻”,比如三和为何消失在全国百强集团的榜单?陈全的回复令人吃惊:三和根本就没有参与相关评选。尽管三和一直都不以规模取胜,但也就是从今年开始,三和明确不参与任何以经营规模为评价标准的榜单。

  陈全说,之前中国车市就讲求卖车、比谁卖的多、比谁规模大,现在大家都在抱怨说“增产不增收”,纷纷都说要转型服务。服务这些词说了很多年,但实际上,你是否把重心放在了服务上,想必自己和客户是最清楚的。

  无疑,找回初心的三和是清醒的。“不参与”的态度已经很明确,任外人评说,我自云淡风轻。2016年“全国十佳汽车服务商”、“2016最佳服务创新奖”等等,也正是对三和服务品质的一种见证。


  后记:

  20年前,成都人眼中,汽车就是“轿车”,四平八稳,有头有尾。有车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,一种地位的荣耀;

  13年前,成都车市爆发第一次井喷,2003年9月初,3天时间卖出833辆汽车,同年,成都私家车拥有量超过100万辆,受封“中国私车第三城”;

  截至2016年6月底,成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89万辆,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私家车拥有量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城市。

  20年间,成都车市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,车主的消费观念、车型的更迭也日新月异。但在此时此刻,作为成都车市的奠基者之一,三和却将眼光放回自己创始之初,这何尝不是一种更为长远的审视?在成都,也唯有三和曾经说过“百年老店”的愿景,而服务上,不管是不计成本地去改造升级店面、还是在大家都在收紧开支时去投资建造老爷车博物馆,哪怕是一份几块钱的早餐牛奶,三和都显示出一贯的较真和执着。

  喧嚣都会过去,唯有初心永恒。1996年那一份“以最高标准对待客户”的初心,在20年过去并没有蒙尘,反而在不断的推敲、不断的审视中变得锃亮。


  


上一篇:当今车市,服务二字到底有多重要
下一篇:三和为什么可以做一个基业长青的企业?—专访三和集团董事、执行副总裁陈全
 

©2009-2010 三和集团 版权所有|ICP经营许可证编号:蜀ICP备17005250号|网站地图